13820070777
長期以來,我國絕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溝和填坑等方式消納城市垃圾,不但侵占了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了潛在的影響和危害。特別是填埋場的城市垃圾滲瀝水,由于生活垃圾處理沒有進行必要的收集和處理,導致水資源及其環境被嚴重污染的現象普遍存在。
80年代末以來,我國的城市垃圾填埋處理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全國相繼建成了一批較為完善的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或準衛生填埋場。在這些衛生填埋場或準衛生填埋場中,一般均設有較完善的防滲系統、滲瀝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填埋氣體導排系統、雨污水分流系統等。
深圳、北海、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建設的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還采用了進口的高密度聚乙烯襯層。但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城市垃圾填埋場,在填埋場場底防滲、填埋氣體收集利用、滲瀝水收集和處理、填埋作業分層壓實,以及填埋場日常覆蓋和終場恢復等方面,還存在較多的不足。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費是1.16元/噸,是1979年的4倍。
經過高溫焚化后的垃圾雖然不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資驚人,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